图片
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能诗亦能词,他的诗作被称为“千百中不得十一“的“诗人之诗”;亦有人把他推为“乾隆六十年间第一”。
他写离别: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感旧》
他写痴情: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绮怀》
他写相思: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感旧》
他写愁苦: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秋夕》
他写亲情: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他写淡泊:手指孤云向君说,卷舒久已任秋风。——《和仇丽亭》
他就是布衣才子黄景仁,黄景仁,字仲则,今江苏省常州市人,生活在清朝乾隆盛世年间,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就是他的先祖。
黄景仁四岁时父亲早丧,在他成年之前,祖父、祖母、哥哥相继过世,家中一贫如洗,生活非常凄苦,有一段时间不得不在亲戚家借住。
但这样一位出身穷苦的孩子,却是一位天生的奇才,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名句“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
16岁那年黄景仁参加童子试,于三千人中夺得头魁,颇受当地知县、知府的青睐。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布衣才子,却在接下来的6次应试中屡战屡败,满身才华和一腔抱负在盛世年间也得不到施展,终其一生仍是一位落魄的秀才。
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常年奔波在幕府之间,过着依附幕主的生活,多年的穷困和劳累,压垮了他的身体,最终在35岁的年纪身染重病离开了人世。
图片
这样的人生际遇,让黄景仁的诗中大多抒发怀才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其中也有不少愤世嫉俗的篇章。
我们知道,所谓的“乾隆盛世”,其实它的“文字yu”非常可怕,大多数士人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官场之中尔虞我诈、追逐权势和财富的风气根本不敢发声,但是黄景仁却是与众不同的。
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一种不屈的呐喊,一种抗争的“野性”,正如接下来分享的这首诗,写在他19岁的年纪,第一次参加江宁乡试,名落孙山之后。
从诗中可以读到他心中的忧愤和不满,也正是这种忧愤,奠定了黄景仁一生诗作的基调,而这首诗也因为其中的一句名扬千古。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清:黄景仁《杂感》
这首《杂感》,全诗以'不平则鸣'为主旨,既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自嘲,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人生最沉痛的叩问。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诗的开篇直接点明人生困顿,诗人身处苦难重重的人世,想要求仙,想要成佛,想要摆脱三千尘世烦恼,可是这两种精神上的出路都不成功。
仙,代表道家,佛,代表释家,“仙佛茫茫两未成”,暗寓诗人在儒、释、道三家思想间的彷徨。
无法超越现实,就只能在漫漫长夜里发出愤愤不平的悲鸣,“不平鸣”,化用韩愈的'物不得其平则鸣'。
在黄景仁的诗作中,他的悲愤情绪其实是层层递进的,刚开始还只是在深夜里默默地发不平之音,后来就到了怒发冲冠、忍无可忍的程度,比如他看《林冲夜奔》所写的《金缕衣》,“不到伤心无泪洒,洒平皋、那肯因妻子?惹我发,冲冠起。”
图片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我的一生好似风中的蓬草,到处漂泊不定,无依无靠,命运的磨难已经将我的慷慨志气消磨殆尽。
我就好比坠落泥塘的飞絮,再也难以像鸿鹄一样展翅高飞,我的格格不入,我的落落寡合,在那些权贵的眼中,就是一个不识抬举的孤高之人,一个不近人情的“薄幸”之人。
这一句以“风蓬”比喻诗人漂泊的生涯,与杜甫的“天地一沙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诗人在命运的再三戏弄下,最终只换来“悲歌”变“薄幸”的可笑和荒诞。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一联千古经典,可以说写尽世态炎凉,《晋书》曾有记载“阮籍对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对有操守的才志之士以青眼相待”的典故。
如今的世道,为了所谓的前程攀龙附凤的人大有所在,有的人甚至不惜认人作父,十个文人儒士里面有九个人只配白眼相看,而像我这种堂堂正正、才高行洁的书生,最是百无一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一句像一把犀利的刀剑直指科举制度下文人的生存困境,这个世界不属于我们这一类读书人。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谶,古人有“诗谶”之说,意思是诗人写诗不作不吉利的诗语,因为很可能会在诗人身上得到应验。
但是黄景仁却坦言,他不相信这种带着迷信色彩的说法,他就是要像春天的鸟儿,秋天的虫子一样,发出自己的天籁之声,要捍卫属于自己的权利。
所以,面对周围人们的劝导,少作幽怨之愤,免得惹祸上身,黄景仁却丝毫不惧,依旧选择“只知独夜不平鸣”。
整首诗,字字辛酸,句句沉痛,它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超越了个人牢骚,成为传统社会知识分子集体困境的史诗性表达,不愧是一首具有诗人气质的绝世佳作。
#清诗#黄景仁#古诗图片
文 / 青荷闲潭原创
图 /青荷闲潭,请勿商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厦门股票配资一览表.炒股配资平台技巧.a股杠杆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