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美国的恐惧,远远超过我对中国的恐惧!这句话不是南生说的,而是一位居住在新西兰惠灵顿的作家——尤金·道尔说的,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中东以及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问题的著作。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他对伊以局势的分析
撇开我可能对神权统治者(无论是在特拉维夫,还是德黑兰)的任何想法不谈,我个人很高兴伊朗能够抵御本月的美以攻击。然而,停火只会暂停破坏伊朗稳定、削弱和孤立伊朗的长期行动。
我很庆幸伊朗的韧性抵消了可能即将到来的灾难——美国的重心转向亚洲和对该地区发动战争的风险增加。正在经历缓慢、痛苦和暴力诞生的欧亚秩序有三大支柱:
这里面的伊朗,是最弱的!如果伊朗沦陷,该地区的战争——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将变得更加可能。主流的新西兰人和澳大利亚人有一种可以理解的自满情绪:战争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主要是黑人或斯拉夫人。
但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特别是对澳大利亚人来说,就像以色列本月在袭击伊朗后经历的那种不熟悉的闪电热潮一样。
原因如下:
2001年,正如许多人所记得的,退休的韦斯利·克拉克将军,前北约组织欧洲部队最高指挥官,在五角大楼拜访他的朋友。他学到了不该学的东西:布什政府曾在狂热的 9/11后环境中计划攻击七个穆斯林国家。
首当其冲的是:萨达姆·侯赛因的伊拉克、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由真主党主导的黎巴嫩、卡扎菲的利比亚、索马里、苏丹,以及最大的“奖励”——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人们不得不说,这个由历届总统——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推动的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前提是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数百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平民,许多是妇女和儿童,几乎全都是无辜者,遭到了屠杀、饥饿致死或被以其他方式处置。
除了伊朗,这些国家在漫长的痛苦岁月中经历了混乱和内乱。这是美国以轰炸为手段的治国方略的一次胜利。
但事情没有按计划进行,前美国驻沙特大使查斯·弗里曼本周指出:以色列首次尝到了它喜欢给邻国开出的药方的失败——伊朗的导弹成功地将广受吹捧的“铁穹”变成了“铁筛”,并且反而对以色两天实现了威慑,尽管这个威慑是暂时的。
大国对抗会把亚太变成火药桶吗?
对亚太国家而言,美国将重心转向亚洲将意味着国防预算激增——以支持军事化、积极遏制中国、挑衅性的海军部署、更多制裁、对较小国家施加压力、增加基地数量、新的导弹系统、信息战、威胁以及不断升级的言辞……
所有这一切都将使我们离火药桶越来越近!听起来完全疯狂吗?听起来毫无道理吗?当然不是的,当我们愚蠢地手持火焰走向火种箱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在乔治·布什时代,像罗伯特·卡根、迪克·切尼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这样的激进美国思想家创建了“新美国世纪计划”,并制定了政策,这些政策被继任总统采纳,提倡“美国应通过保持美国军事力量的卓越地位来寻求维护和扩展其全球领导地位的信念”。
它再次确认了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教条,即不允许任何势力在任何地区崛起成为地区霸主。他们主张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美国的持续主导地位,包括诉诸战争。
那些日子以来,发生了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事件:俄罗斯重新崛起为大国(尽管是中美俄这三个大国中最弱的一个),以及中国崛起为与美国真正匹敌的竞争对手。我推崇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见解,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很有见地。
当今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三大支柱
一个新的世界秩序真的正在诞生。正如格伦·德森教授等地缘政治思想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不被扼杀在摇篮里,它将取代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一直存在的美国单极世界秩序。
许多国家参与了它的诞生,包括印度和巴西等主要参与者以及所有金砖国家。然而,三个国家是这个项目的核心:伊朗、俄罗斯,以及最重要的中国,这三个国家都处于西方帝国的瞄准线中。
如果伊朗、俄罗斯和中国作为独立实体幸存下来,他们将部分实现哈尔福德·麦金德在20世纪初提出的心脏地带理论,即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统治世界。
然而,我认为麦金德没有预见到欧亚大陆的合作多极化——这是上海合作组织(SCO)的目标之一,是一个选项,而且是越来越成为最有可能的轨迹,这本身应该给我们带来希望。
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醉心于权力,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战争,把我们带到了当前放弃经济理智(制裁和关税的全球流行病)和外交正常状态(杀死你看到的任何和平谈判者)的状态,以及一切为上的外交政策(包括大规模反人类罪行)。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相同的政策,我们也达到了一位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所警告的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的事情。
在上世纪90年代,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说,“最危险的情况将是中国、俄罗斯,或许还有伊朗组成一个强大的联盟。拜登和特朗普政府好战且缺乏合理的战略,恰恰实现了这一点。
亚太地区能否避免卷入美国对中国的战争?
谈到我们所在的地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执着于旧格局: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白人主导的世界。大家对我们的团队(作者是西方人,所以说“我们的团队”)发动的屠杀、种族清洗和侵略战争表现出无动于衷。
为了避免战争,或是对战争迫在眉睫的永久恐惧——在我们自己的后院,我们需要鼓励理智和外交;我们需要与美国保持亲密关系,但远离他们正在形成的军事联盟,如直接针对中国的AUKUS。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国防和外交精英需要培养新的思路与理念,开始有远见地思考,而不是将自己置于历史的失败一方。应基于和平、外交,而不是侵略、军事化,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就我个人而言,我期待有一天美国及其日益好战的附庸被推回普通人类的行列。我对美国的恐惧,远远超过我对中国的恐惧。
尽管我们的领导人本能地坚持站在美国这一边,但如果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文化,就不应该让自己成为这个疯狂、注定失败的项目的一部分——美国帝国正走向血淋淋的日落,他们的霸权将失败。
每天,我都无神论地祈祷,希望能有领导人或运动出现,引导我们的对岸国家摆脱暴力。美国不是我们的朋友,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明天将诞生一个我们应该期待并尽我们所能帮助塑造的世界。
看完了尤金·道尔,南生点评下
这篇由新西兰作家尤金·道尔撰写的文章,观点犀利且富有批判性,深刻剖析了当前国际格局的紧张态势和美国政策带来的风险。道尔的核心观点是,美国及其历届政府推行的维持全球霸权的政策。
主要通过军事干预(轰炸治国)、颠覆政权、制裁孤立等手段,造成了巨大的人道灾难(至少数百万人死亡),并严重破坏了地区稳定——当前的中东就是明证,他认为这种政策具有内在的侵略性和危险性。
他认为伊朗是正在形成的“欧亚新秩序”(多极化世界)中“最弱的支柱”。如果伊朗被美国成功颠覆或严重削弱,将极大增加整个中东地区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并危及新秩序的诞生。
他认为美国单极世界(1991年后)正在终结,一个多极化的新秩序正在缓慢而痛苦地诞生,其核心支柱是伊朗、俄罗斯和中国。这一点,美国政客看的很清楚,这三个国家也因此成为美国试图遏制的目标。
道尔的文章是对美国霸权主义、干涉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的猛烈抨击,深刻揭露了其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道代价。他对美国战略转向亚太所蕴含的战争风险的警告,值得高度重视。
作为新西兰人,他对澳新政府盲目追随美国、缺乏独立外交战略的批评切中要害。他呼吁澳新进行根本性的战略反思,追求独立自主、和平导向的外交政策,避免卷入大国对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尤其呼吁澳新等美国盟友摆脱盲从,进行战略反思,追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避免成为美国霸权“日落”过程中的牺牲品。这篇文章为理解当前动荡的国际局势、大国博弈的风险以及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策略,提供了一个极具批判性和警示性的视角。
其核心警告——美国遏制中国、俄罗斯、伊朗等追求多极化世界的国家的政策正将亚太推向战争边缘。他警告小国需采取新的思维,避免卷入其中。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充满忧患意识的警世之作。#热点观察家#
厦门股票配资一览表.炒股配资平台技巧.a股杠杆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